第349章 科学的本质-《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第(3/3)页
    “咳咳,陈将军,听老朽一言啊。”董老头下了逐客令,“真的,不好意思,请回吧。如果你非不想走,那我安排江欣怡陪你参观几天,至于我本人,就恕不奉陪了。我忙。我真忙。”
    陈锋终究还是走出了会议室。
    临出门时,他心中就想说一个字。
    淦。
    早已在此严阵以待的基因院青年学者江欣怡闪电般从门旁边扑了上来。
    “陈将军!我陪你逛逛!”
    陈锋回头,抬手,指头轻弹,指甲盖打在她手心的针尖上。
    锋锐的针尖断裂,闪电般往地面射去,准确命中她的大脚指尖。
    江欣怡仰头就倒。
    陈锋对着空气一拱手,“告辞。”
    科委会的办公区位于星锋堡垒的核心地带,从这里走出去后,则是灯火通明的巨大通道。
    通道为边长一公里的正方形结构。
    通道四壁都有构建筑物,构成了一条条小街道。
    居中的构建筑物最高的大约三百米,靠近正方形边框两端的,则是些相对低矮的房屋。
    这是一条繁华的街区,也有绿草如茵的街心花园。
    站在街道中央的街心花园往远方看去,那是立起来的世界。
    再往头顶看去,又是倒悬的世界。
    往前或往后望去,则是遥远的看不到终点的笔直世界。
    通道的本质,则是一条长达千余公里的超级大街。
    空中街道的正中央,则是悬空的数千根隔离管道,里面正有茫茫人流坐在单人或多人的导轨穿梭机里快速通过,恰似红细胞游走在血管中。
    超级大街的每一段,都是不同的研究院所或者大学。
    整个庞大的星锋堡垒内部,除了部分超大型实验室之外,大部分街区都由这种超级直管方街组成。
    陈锋走出来之后,一时间倒也不知该去哪儿好。
    虽然他曾经有过很多下属,但他此时在星锋堡垒中却没有一个熟人。
    陈锋随便在街心公园里找了张桌子,翘腿坐到椅子上,再让智能机器人给自己拿来杯飘雪,有一口没一口的呡着。
    陈锋开始以旁观者的角度,认真审视这个时代的科技背景。
    到了三十一世纪这个科技水平,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已然达到非专业人员听着名词都完全懵逼的地步。
    跨专业的行业隔阂,比陈锋过去所见的每一条时间线都更像天堑鸿沟。
    涉猎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极其罕见,倒也不是没有。
    更好的学习条件,催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天才,让某些具备极高潜力的人爆发出了从未有过的知识力量。
    研究人员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譬如董山、欧青岚与马蒂尔德这类超级天才,可以用比别人强十倍百倍的理解能力迅速介入某领域,然后用常人难以奢望的学习速度完成知识积累。
    但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只能深耕某一小型领域。
    这种状况以前陈锋也见过很多次,当时的社会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程度的负面影响。
    但在这条时间线中,超级智能繁星居中协调,成为沟通不同领域行业的桥梁,将原本隔行如隔山的知识壁障消弭于无形。
    但繁星能跨越的也仅仅是科学工作者相互间的壁障,不包括军人、工人与科学工作者之间更坚固的壁垒。
    从科学的角度看,董老头的话虽然难听,但完全没毛病,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真理。
    但是……
    陈锋存在的价值,便是打破真理。
    他重重的一口喝光滚烫茶水,然后起身快步走向稳定能量场开发院。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那里。
    一切尽在掌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