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考校功课-《清穿之十阿哥只想吃瓜》


    第(2/3)页

    康熙瞧着下首的一众皇孙,心情倒是颇为舒畅,在旁边魏珠的介绍下,一一把他们的姓名和年岁认全。

    就在弘暄以为请过安就可以离开的时候,康熙让人搬出十几张矮桌,让皇孙们席地而坐,这就考起试来。

    一点都没有准备的皇孙们慌了,谁承想,这刚到草原上,就要面临一场如此正式的考试,还是需要用笔和纸作答的那种。

    这次的考试是由康熙亲自出题,考虑到阿哥们的年岁相差比较大,考试内容涵盖刚启蒙时学的三字经一直到最高难度的策论、算学,就是想看看皇孙们的水平。

    这可苦了刚刚开始读书的小皇孙们,他们连上头的字都认不全,握笔都成问题,答了开头的几道题就答不下去了。

    其中三阿哥的次子弘晟颇为要强,平日里先生总夸奖他聪颖,如今竟然只能答出三道题目,一个没忍住,眼泪就直接流下来了。

    一场考试下来,年长的皇孙信心满满,中间的皇孙忐忑不安,年幼的皇孙备受打击,等他们回到自己的营帐里,才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康熙一张张翻看着阿哥们的答案,为了防止自己先入为主,还特意从年纪最小的阿哥开始看起,所以弘旭歪歪扭扭的答卷就直接被放在了第一个。

    瞧着上头稚嫩的笔迹,康熙又想起了小时候教废太子读书时的场景,最近他也不知道怎么了,老是想起过去的事情来。

    皱了皱眉头,康熙把自己从回忆里拉回来,专心看皇孙们的答卷。

    越往后看,皇孙们的笔力越好,答卷的内容也越多,最让康熙惊喜的就是弘暄的答卷,虽然他的学习进度赶不上年长的几位哥哥,但是里面的很多论点一针见血,实用但又不失变通。

    康熙越看弘暄的答案越满意,这孩子虽然只有九岁,但是适才的举止也十分得当,临走时还悄悄安慰了几位弟弟,不错不错,还知道友爱兄弟。

    只是可惜了,这孩子身上有一半的蒙古血脉。

    一想到这里,无力感瞬间涌上了康熙的心头。

    康熙在晚膳后足足花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的答卷都看完,综合他们的年龄之后选出了三个最出色的,分别是十阿哥的长子弘暄、四阿哥的长子弘晖以及三阿哥的长子弘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