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宿县烟火 第十二章 莽牛变-《大乾修行志异》


    第(2/3)页

    为了找这处地方,他也花了不少功夫,还搭了几钱银子。

    不过他本就敬梁璟进退有礼,昨夜又见识了梁璟的心术手段,还自那得了许多银两,如今心里更是敬重,为其奔波细务,也不嫌烦。

    二人入屋中又聊了许多,申远方才辞别。

    梁璟入得小屋中,屋中极简,只一张床、一方桌椅。

    桌椅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并着壶茶水杯碟。他伸手摸了摸壶边,尚是温热,显然是刚有道童洒扫添水。

    推开桌椅,自怀中取出《修身命理篇》,梁璟再次研读起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天罡三十六变》中“九牛二虎”的法门,只有一副神韵图录,让人领悟。

    而道门中肉身修行的种种关键诀窍,还要靠梁璟自己去摸索。

    “所谓‘气血雄壮’,原来这第一步,无论是拳脚招式还是导引之术,其关键都是通过各种练法来养炼自身气血。”

    梁璟一边在翻阅着手中的书,一边在心里暗自与《武经总要》上的内容相比较。

    《修身命理篇》中提到养炼气血这一步,有桩功、拳脚招式与导引术三种练法,每一环都不可或缺,相互配合以修行。

    “按照编撰此书的高人所言,桩功静心,拳脚壮命,导引术养生。三管齐下,才算完整的命功修行。”

    梁璟暗自点头。与道门修行相比,寻常武馆中教授弟子,并不注重养生之术,只一味的催促弟子练拳。

    这种方式固然可以让他们快速见效,却会留下不少后患,等到壮年一过,就会暗伤袭体,武功大退。

    梁璟这次的看得极为仔细,将这本书上的一字一句都反复推敲。

    等做到入门的练法都了然于胸,在心中反复推演过后,才起身练习。

    梁璟双脚微分,然后双手抬起,横于胸前,就此站定。

    道门,混元桩。

    这姿势极为简单,但是内里却暗藏变化,梁璟记着书上的内容,试着缓缓的调动自己的身体的重心,感受肉身的细微之处的发力。

    重心自左腿移到右腿,又从右腿转移到左腿,如此往复。

    但梁璟思绪纷乱,杂念丛生,只感觉的心神在这重心变换之间,疲惫不堪。根本体会不到书中所说的“心静身动”的玄妙。

    梁璟散了架子,眉头皱起,感觉有些气闷。

    “心静身动……桩功的重点应该在‘心静’上,我心思繁杂,贸然练桩功,却是落了下乘。”

    自家人知自家事,“心静”这两个字,写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

    尤其是梁璟,两世为人,一心筹谋着入道修行,昨夜又刚做了敲诈勒索的勾当,今下就要他收心入静,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

    梁璟不禁又想起刘应在武馆的功课,据说他们也站桩功,但多是用来锻炼下盘,也不会太强调静定功夫。

    长舒出一口气,梁璟摇了摇头,将繁杂的念头都压下,再次站起桩来。

    心中念着守一入静,但是脑海中杂念如潮汹涌,一浪高过一浪,越发难以静下来。

    这时,梁璟心中一动,想到了镌刻在脑海深处的“九牛二虎”图录。

    沉心观想,思绪渐渐收束,聚集在那图录中的莽牛身上。

    茫茫荒野上,莽牛跋涉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