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兴国安邦-《凰途》


    第(2/3)页

    “怎么这么久不回去?害得我都没心思看奏折。”

    苏玉辙的声音低醇悦耳,让她有些凄凉的心一下子暖了过来。

    “圣莲童子说他累世修行,今生业满,走了。”

    云凰抱住苏玉辙,哽声道。

    “……别伤心,他和龙太子一样,都是身负重任之人。”苏玉辙安慰她,“我们也该做好我们该做的。”

    云凰豁然开朗。

    回宫后,夫妻同心,抚育幼子,励精图治。

    苏玉辙充分认识到,地方官的良莠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治乱。

    要想政治清明、国泰民安,首先要重视选拔地方官吏,改革地方吏治。

    而要使百姓安乐,关键在于刺吏、县令,必须挑选贤德之人充任,而后要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苏玉辙体恤云凰产后休养,帮她先把大陈诸事理顺。

    他根据山川形势之便,将大陈分为十道:关内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等。

    这十道不是行政区域,而是监察区划。

    以道为单位,选派官员代表中央负责诸州的军事、财赋,或负责监察地方吏治。

    这些官员只负责监察,不能干预地方行政,但可以直接废黜地方官员。

    另外,他还分派遣道黜陟大使及巡察使、按察使、巡抚使定期考察地方官的善恶,并根据其政绩的好坏加以进退……

    这一方法起到惩恶扬善的监督作用,大大改进地方吏治,促进地方经济的复苏和安定局面的形成,有效巩固皇权统治……

    大陈朝堂上下齐心合力,按苏玉辙和云凰的旨意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短短两年间,大陈日新月异,比之前更加繁荣昌盛。

    第三年,苏玉辙和云凰着重革新科举制度。

    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兴国之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