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红尘多误会-《九鼎风云志》


    第(3/3)页

    人力不能者,必求神道祈禳之术,纵是天子亦不例外。难道天子便是在这汉室衰颓,积重难返之际,又想要借助先生之力,寻求天下气运所钟的禹王九鼎?

    但是先生此前也曾对杨熙说过,禹鼎虽是神物,可为一时之验,却无关大道之势,想着倚靠嘉瑞灵异来改变国祚,终归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可能这就是先生挂印而去的原因了。

    如今自己已选择了明确的道路,不再需要先生从旁教导扶助,先生离开之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恰恰是给自己的明确提示。

    自己选的路便自己去走,先生能够交给自己的,都已在过去的数月,数年的时光里,在潜移默化的谆谆教导中,在百家万藏的地宫里,全数交给了自己。

    “延嗣,你....”王愈看到杨熙愣愣出神,定睛一看,却发现这位平日不苟言笑的友人,忽然之间泪流满面而不自觉。

    “没事....心中偶有所感罢了...”杨熙发觉自己的失态,连忙用衣袖揩抹了脸上泪水,强笑着岔开话题,“你如今还是‘诸生’否?平日可还跟着丹夫子学习?”

    王愈脸色一黯,环顾四周无人,低声道:“原来你连这事都不知道?若虚先生挂印离京,天子震怒,虽未将怒气发在你的身上,与若虚先生有关的朝堂官员、太学博士,却被迁怒了不少人,包括丹夫子、涓夫子等,皆被免去官职,贬为庶民,早已不许在太学教书了!”

    杨熙听闻此言,顿时如遭雷击。日前与吕节相见,他只道青儿姑娘一心等他回来,却根本没提到丹夫子遭逢大难,被贬官在家的事,应是怕他忧心,故意瞒过此节没有说出,不想此时在此处听王愈说起这个凶信,他心中怎能不又急又慌?

    “什么!丹....丹夫子他如今怎样了?”杨熙着了慌,一时间不觉心乱如麻。

    “延嗣莫慌,”王愈见他着慌,连忙安慰他道,“据我所知,丹先生被贬官后只是赋闲在家,闭门谢客,我为避开嫌疑,也未敢登门探望,但想来应该是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不行,我得赶紧去看看!”杨熙知晓这个消息之后,只是阵阵莫名心悸,唯恐此时不去,再生什么变故。

    他经历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再也不想让身边重要之人受到什么伤害。

    王愈见他执意要走,料也劝阻不住,只得长话短说道:“还有一事,我须得说与你知,一个月前,尚书官署郑子游大人曾经找到我,询问知否你的去向近况,似乎对你颇为关心,若是情势允许,你可找那郑子游大人一叙,或对你有所帮助。别的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你一切小心,莫要冲动行事。”

    尚书左仆射郑崇字子游,向在官署之中便对杨熙印象不错,想不到还有这桩故事。但如今杨熙已是心急如焚,再顾不上思索其中深意,只是向王愈拱手作别道:“那我先走了,谦古你也要好好保重。”

    王愈看着杨熙匆匆而去的背影,脸上现出一丝犹疑之色,似乎还想叫住杨熙,说些什么,但最终他还是一言不发,看着杨熙消失在学堂瓦檐之后。

    《仙木奇缘》

    王愈伫立良久,忽然也转身举步,不是去往太学学堂,而是返回自己距离太学不远的简陋寓所。

    在那偏僻简陋的寓所门口,立着一位身材伟岸,面容俊逸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一双桃花眸子隐带笑意,让人心生亲近之感。

    他正在等待王愈归来。

    王愈心中百味杂陈,因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与他名字相仿,但无论姿容气度还是家世背景,都要远胜于他的远房族兄,新都侯王巨君的嫡子王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