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回 火眼金睛-《五行山》


    第(2/3)页

    “山哥,你不要难过,好男儿志在四方,你这次随师父一同出使天竺,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秋水一介女儿身,虽不能同往,但秋水的心永远是和你在一起的……”话到此处,秋水已是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就这样,一场以庆贺为名的晚餐在悲悲切切的氛围中,没有开始便结束了……

    当晚,悟空、秋水等人对坐无语,彻夜未眠。而接下来的几天,原本轻松的日子渐渐变成了一种煎熬!

    唉……对于人生聚散的当事者而言,这恼人的时光就是如此不近人情!

    曾几何时,当你盼着时光快些流淌之际,它却像凝固了一样;而现如今,当你希望它慢些、再慢些的时候,它却义无反顾般倏忽而过了!

    尽管不想面对,尽管不愿面对,但那伤别离的时刻还是随着昼夜更迭,一天天临近了……

    九月十一,也就是出使天竺的前一日,天至黄昏,残阳已没,玄奘、悟空等人陪着秋水,来到了长安城东的一所庵院内。

    小庵不大,名曰无相庵。庵主是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唤作静慈师太,乃玄奘法师的俗家堂姐,也是一位年幼出家的老修行。

    玄奘将秋水托付给了静慈师太,让她暂且在无相庵内存身。大家又相互寒暄了几句,玄奘便领着悟空等人告辞了。

    依依不舍地泪别了心爱的山哥,秋水晚饭未食,夜不成寐……

    第二日,刚刚东方发白,鸡鸣五鼓,秋水便心急火燎地下得床来。

    “秋水姑娘,你起得好早……”这时,睡在里屋的静慈师太听到动静后,笑盈盈地走了出来,“今天是九月十二,玄奘他们要西去了。玄奘是贫尼的亲堂弟,昨日他偷偷对我说,他们此次西去求法,三、五年便能功成归来。在凯旋之日,他不光要把一个健健康康、英俊潇洒的小金子还给你,还要上奏皇帝,请万岁给你们赐婚哪……”

    “多谢玄奘师父,多谢静慈师太……”秋水闻言,满是憔悴的脸“腾”地红了。

    “谢就不必了!你自己也要保重,不吃不睡怎么行呢?”静慈师太接着笑道,“现在时间尚早,咱们踏踏实实填饱肚子,再去城西送他们师徒不迟!”

    静慈师太说着拉起秋水,简单梳洗了一下,而后做了一锅粥,热了几个馒头,弄了一碟咸菜。

    用罢早餐,静慈师太叫醒了仍在熟睡的两个小尼,跟她们交代了几句,然后同秋水一起出了无相庵,直奔西城而来。

    长安城西十里处,有一片王公贵族跑马骑射的空地。早在几日前,长安府衙便接到圣旨,在空地处搭建了一座高大绚丽的彩棚!

    天至辰时,当秋水和静慈师太匆匆赶到彩棚附近时,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已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

    秋水垫着脚尖往里张望,只见在彩棚下,一众盔甲鲜明的武士簇拥之中,一位身着龙袍的人正和玄奘法师说着什么。

    不用问,这穿龙袍的定是大唐皇帝李世民无疑了!

    李世民和玄奘交谈了片刻,令人取出一个紫金钵盂递给玄奘,之后,又赐给他一匹白马。
    第(2/3)页